资金确实是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那么没有钱怎么开始种田呢?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4+1+N”的模式。其中,“4”为四级国企联动;“1”为一个主体,即农民和农民合作组织;“N”是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具体操作如下。
01
四级国企+N构建产业体系
一、政府主导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农业是大势所趋,但凡是做过农业的人都深有体会,农业产业项目很难成功。一般认为,主要困难是资金。其实,农业产业项目的难点不在于资金,关键在于农业项目的产业链薄弱和供应链缺失。从产业链来看农业政策解读,上下游产业不完善,相关产业不配套。一个项目看起来不错,但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也不可能所有的环节都自己做。产业链存在短板和断点。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往往存在差距。农业是弱势产业,而市场自身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应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建设。
2.搭建农业产业平台
县、市地方政府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投资兴办农业企业,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社会资本,搭建农业产业平台。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完善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衔接产业链断点,形成上下游衔接的项目池,使产业链完整。二是打通供应链,特别是完善供应链金融,形成项目资金池。
3.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完成后,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在园区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集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孵化培育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构建和完善产业体系,进而形成产业集聚。
4、引进资本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形成对资本的吸引作用,引入中央企业、外资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对农民的引导和带动。
02
四级国有企业+1打造联农机制
1、国企+农户
在产业体系建设中,以地方国有农业企业为主体,通过在产销不同环节以不同形式与农户合作,示范和带动当地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合作,农民可以增收、取信、主动参与。随着产业的发展,在地方国企、央企与外地国企的合作过程中农业政策解读,将再次吸引央企与外地国企加入到农业联合体中来。合作,形成“四级国企+1”的稳定模式。
二、探索联农联农机制
在此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健全产业联农、带动农民、惠及农民的利益机制。共享产业利益,调动农户积极性,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3、四级国有企业国退民营企业+1+N
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地方国有企业将在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逐步减少甚至退出产业项目。退出后,重建新的产业体系,不断发展新的产业。
03
四级国企各方主要职能+1+N
1.县级国有企业平台
主要作用是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构建联农惠农体制机制,引进社会资本,产业做大做强后通过适当形式退出,造福群众。
2.省市国有企业平台
省市国有农业企业平台主要投资地方主导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重资产,对地方县级国有企业进行必要的资本补充和增信,背书引进央企和国有企业。 -外地独资企业。
3、中央企业
央企主要是做大做强支持地方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到全国做资金、技术、产业链、市场等,把地方主导产业打造成优势产业。
4. 农民
跟随国有企业做好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种养工作,通过合伙企业、土地入股等形式,共享产业利益。
5. 社会资本
参与产业早期园区的建设和运营。产业成熟后,接管国有企业股份,发挥机制优势,提高产业效率。
04
四级国企各方主要职能+1+N
一、政府投资
省、市、县三级地方国有企业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动员组织带动农民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初期投资将通过金融、债券、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进行。
2、产业基金
由地方政府牵头,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农业产业引导基金,主要用于园区建设、产业项目引导、龙头产业培育。
3、银行贷款
在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完善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建立健全担保和保险机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产业链提供信用担保。
4.社会资本
在产业体系建设中,吸引社会资本全程参与,在产业发展壮大中充分发挥市场优势。
5、资本市场
入股的四级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和农民,在产业发展壮大后,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增值收益。